1#
在教学领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区分是非常重要的,但恰好又是大多数老师并不关注的,老师们习惯性地关注学习与考试的范围、深度和指标。我想,没有必要把这两个不同的关注方向对立起来,它们本来也不是同一个层次的概念,但是教师如果可以清楚地认识知识、技能与能力,那么对于完成最终的教学指标是有益无害的。


一般来说,知识与技能是非常接近的概念,即便老师们不去刻意区分识别,大部分情况下也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与技能上。至于能力,因为一直以来缺乏一个简单、通俗、直白的定义,所以很多老师既不知道能力指的是什么,当然就更不知道如何培养一个人的能力了。


在新认知目标分类里对知识的定义分为“陈述性知识”、“心理程序”和“心理动作程序”,并没有明确技能的概念,其实心理程序和心理动作程序指的就是技能。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技能是属于知识范畴的。简单说,知识和技能的根本差别就在于操作性——知识是非操作性的,技能是操作性的而操作性涉及了心理活动的操作和身体动作的操作


把这个概念搞清楚的意义在于它能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用教授知识的方法不能教授技能,反之亦然。


对于陈述性知识,通过信息的传递就可以实现传授,但对于技能,仅靠语言文字来完成传授是做不到的。举例来说,你告诉一个学生议论文的文体知识,学生可以从不知道变为知道,他通过你的讲授获得了那些陈述性知识。但你要教学生游泳,那么你怎么告诉他都是没有用处的,技能不可以单纯通过语言来获得,他需要通过反复操作来掌握要领。所以,老师们知道自己教授的到底是知识还是技能,决定了他选择何种教学方式。


说到能力,这就很抽象了。对能力的定义让很多人抓狂,因为看了跟没看一样,不理解还是不理解。比如这种定义:“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你看完了有什么感受?还不如不看呢对不对?这个定义不是操作层面的定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确实没什么意义。


怎样把能力定义的简单一些呢?举例来说,一个人把他熟悉的工作任务处理得非常完美,这可以叫做“有能力”吗?显然不是,这叫做“有经验”。一个人把陌生的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我们会说:“不得了,这个人能力超强。”前面的那个经验中起作用的是技能,后面这种处理陌生工作和任务的本领叫做能力


当然,这样解释是不够准确、不够严谨的,因为能够处理陌生任务背后的心理活动或智力活动是非常复杂的。但是从行为特征来看,处理旧任务的是技能,处理新任务的是能力。对于一般教学来说,这已经够用了。这意味着当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能够处理陌生问题、新异问题以及以变式呈现的旧问题时,他获得的就是能力


那么请问,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没有让学生去处理过新异问题呢?我们不相信学生可以处理新异问题,我们关心按照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其实处理新异任务之前,学生需要能力的支持,一旦新异问题被处理,其处理过程经过加工提炼就变成了知识,对这一过程熟巧化,它又会成为一种技能,这是一个认知建构过程。如果把这个过程打乱,直接告知学生知识,并通过大量练习使一些操作性内容熟巧化成为技能,然后,你会发现没有机会培养学生的能力了。但这就是我们习惯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情况下,通过卷面的测试方式,不一定能清楚识别学生的能力,所以我们乐得忽略培养学生的能力,反正考试中看不出来。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在新课标中关于能力的要求比比皆是,在高考的考纲中,各科的目标要求都明确提及“能力”二字。即便现在暂时还不能在试卷中明确测试能力的手段,但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卷面考试识别一个学生的能力不会是一件完全无法做到的事(其实现在的考试已露端倪,强调综合性、强调深度,不强调知识覆盖面,这些方针白纸黑字印在考纲上,大家自己不关注而已)。到了那个时候,你让学生通过没有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走上以能力测试为根本目标的考场,那不是……那不是去送死么?


所以,从不关注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角度看待以能力测试为核心的考试时,就会把那种考试看成绞肉机,也难怪大多数经过高考的学生都觉得自己跟肉馅儿似的


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7d729a0101el63.html